自2005年十六屆三中全會以來,隨著政策和市場的雙重引導,污水治理的領域逐漸往 農村拓展。
2005年10月,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,提出了"生產發展、生活寬裕、鄉風文明、村容整潔、管理民主"的具體要求。
2007年10月,黨的十七大順利召開,會議提出"要統籌城鄉發展,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"。
"十一五"期間,全國很多省市按十六屆五中全會的要求,為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,努力實現生產發展、生活富裕、生態良好的目標,紛紛制定美麗鄉村建設行動計劃并付之行動,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。
可見,未來二十年,建設生態文明、美麗鄉村等仍將是農村環境發展的主要政策方向。
一、我國各村鎮生活污水處理概況
1、村
行政村58.5萬,自然村270萬,戶籍人數7.63億。
2、鎮
鎮20883,鄉10872,街道8105,戶籍人數1.94億。
二、我國村鎮生活污水處理的主要特征
1、村
(1)單村人口規模較小、居住相對分數、以農業人口為主、流動人口較少;
(2)各類生活污水、人畜排泄物及降水等污水易處理;
(3)污水規模以噸—百噸級為主。
2、鎮
(1)人口規模相對較大,經濟發展好、有一定的工商業區域、有一定的非農業人口和流動人口;
(2)各類生活武術大會、人畜排泄物、工商業排水及降水等污水易處理;
(3)污水規模以百噸—萬噸級為主。
三、我國村鎮污水處理率
四、村鎮污水處理發展的市場空間
1、農村污水處理的市場空間為3000億元,至2035年,我國農村污水治理適合穿那個規模約2016億元。
2、1/3分布于千噸級規模的集中式污水處理市場,2/3分布于百噸級規模的分散式污水處理市場。